2017-06-15

【體驗開箱】Mio 最新 WiFi 自動備份行車記錄器 MiVue™ 792 菁英試用大隊

近幾年行車記錄器已是許多駕駛人出門在外的隨車必備用品,除了可確保事故發生時的自身權益外,若是遇到行搶恐嚇情況還有嚇阻的功能。行車記錄器鏡頭技術發展成熟,現在各家行車記錄器的影像品質皆能達到一定水準,使得在挑選行車記錄器時所在意的不僅僅只是畫質而已,其附加的功能也是選購時的重點。

這次就來試試 Mio 最新推出的行車記錄器 MiVue™ 792,採用目前 SONY 最頂級 STARVIS 星光級感光元件,擁有事件影片 WIFI 自動備份、GPS 測速照相雙預警、1080p/60fps 高速錄影、ADAS 行車安全警示(前車車距警示、車道偏移警示、前車起步提示)...等等功能,可說是功能相當豐富齊全的高階機種。

包裝盒內包括:MiVue™ 792 行車記錄器、車用固定架、車用充電線、使用手冊。

近期 Mio 行車紀錄器的外觀長相都差不多,左上角有 WIFI 圖示,代表支援 WIFI 傳輸功能,GPS 圖示,代表有 GPS 測速相機提示、定位自動調整日期時間及行車軌跡的紀錄功能,MiVue™ 792 採用 SONY 最強 STARVIS 星光級感光元件,提高近紅外光的靈敏度能提供較一般感光元件高 4 倍的亮度,再搭配 F1.8 大光圈、全玻璃鏡頭及廣角鏡頭角度 140 度,能在低光源的情況下還是有辦法將影像拍得清晰。機身尺寸:90.2 x 49.0 x 35.2 mm。重量:109g。

 機身兩側有電源按鍵、事件錄影按鍵、功能操作按鍵。

頂部有強制關機的插孔,若是操作遇到延遲停滯或當機無法使用電源按鍵關機的情況,可以用迴紋針插入即可關機。資料傳輸 / 電源供應埠採用 Mini USB 規格。

由於 MiVue™ 792 內建的電池容量只有 240mAh(僅供給斷電後影片處理完結使用),所以一定要使用 5V/2A 車用充電器(線長約 3.5 m)或另安裝電力線。

底部為記憶卡插槽,採用 MicroSD 記憶卡格式(建議 Class 10 高速卡,最大支援 128GB)。
在購買記憶卡也可參考官方標註的注意事項來購買:
* 建議挑選 MLC 製程或"行車記錄器"專用記憶卡。
* 不支援 SanDisk Ultra 系列記憶卡。

MiVue™ 792 螢幕為 2.7 吋非觸控式設計。

所附贈車用固定架安裝固定容易,且相當好拆卸。

畫面介面相當簡潔易懂。

可透過右側功能按鍵進入選單,選單內容包括:檔案播放、相機、WIFI、錄影包含聲音、胎壓偵測、安全駕駛功能、測速照相、駐車模式、錄影設定、系統、格式化。

檔案播放可藉由 MiVue™ 792 本體直接檢視播放。

也可透過 MiVue Manager 軟體(支援 Windows、Mac 作業系統)或手機 MiVue™ App 軟體(支援 Android、iPhone 手機)觀看。

與手機 WIFI 連線操作也相當簡單,只要將選單內的 WIFI 開啟後,將手機 WIFI 開啟搜尋點選指定的 MiVue™ 792,並輸入預設密碼即可完成連線。

因為要節省傳輸時間,開啟 WIFI 功能時會將影片解析度強制設定成 1080p 30fps。

內建胎壓偵測顯示,需另外選購 Mio 胎壓偵測配件(MiTIRE T25KIT),連接後可於螢幕顯示四個輪胎胎壓的狀態,提供更完善安全的行車資訊。

ADAS 行車安全警示功能是透過鏡頭抓取數據經換算的安全附加功能,選單內容包括:校正、車道偏移警示、大燈提醒、疲勞駕駛警示、節能駕駛指示、前車車距警示、前車起步警示。

使用 ADAS 行車安全警示功能前記得先校正,依照指示線調整 MiVue™ 792 的角度位置已達最佳辨識效果。

車道偏移警示(車速需大於 60km/h 才會啟動),可設置音效或語音提示。

實際使用在日夜間辨識車道線都相當準確。

大燈提醒是環境明暗自動提醒駕駛開啟大燈。

長途駕駛也能設定提示功能,避免長時間疲勞駕駛發生意外。

節能駕駛指示功能,系統會根據駕駛行為自動判斷,利用不同顏色(紅、黃、綠)來提醒駕駛,以達到節能效果。

前車車距警示功能,若行車太接近前車時會適時發出警示,可設定音效或語音的提醒。

這功能也是大推,因為大多的事故都是未保持安全車距發生碰撞,有了這提示功能多少能減少事故發生。

前車起步提醒功能,行車停止時當前車起步駛離時,會提醒駕駛該起步。

常常會遇到綠燈起步時,前車還傻傻地停在那被後車按喇的情形,這功能真是對這些駕駛一大福音。

專利動態預警 GPS 固定式測速照相提示功能,透過內建的 GPS 與圖資位置依照實際車速與速限,提早警示超速駕駛者應減速,尤其在高速行駛時(例如:高速/快速道路等速限較高路段),能有足夠的減速時間,避免超速罰單荷包的支出,而且 Mio 會定期更新固定式測速照相點位,只要下載更新即可。

固定點提示的位置相當準確,還可以自訂測速照相點。

在擁擠的都市巷弄,停車格往往一位難求,尤其是當取車發現愛車怎麼被刮傷時,周遭路口又沒監視器可以查看,駐車模式功能就相當有保障。

駐車模式,可設定汽車熄火後或靜止一段時間後,透過內建 G-sensor 碰撞感應器及鏡頭,可偵測移動物體的影像、車身震動、鏡頭前移動影像與車身震動,當偵測條件啟動會自動錄影,同時可開啟停車中錄影警示燈。

由於內建的電池容量只有 240mAh,所以在開啟駐車模式,斷電時會有提示告知連接外部電源。

可選購原廠電力線,請店家安裝。

像我是直接拿行動電源來供給,以小米行動電源 20000 滿電(電力燈號顯示四格燈)測試駐車模式 12 個小時,約還顯示剩兩格的電力燈號。

錄影設定選項中,可選擇調整短片長度(五分鐘、三分鐘、一分鐘)、影片解析度(1080p 30fps、1080p 60fps)、數位寬動態 WDR、EV 值、頻率、碰撞感應器靈敏度、標記內容、GPS 車速、自訂標記。

系統選項中,包括:GPS 衛星接收狀況、日期/時間、系統聲音、開機語言、音量、LCD 待機、語言、距離單位、儲存配置、恢復出廠設定、版本。

在儲存配置裡,系統會依照安裝的記憶卡容量,配置三種模式可選擇,不要要注意更換配置會將記憶卡格式化。

拿到時的版本韌體,上 Mio 官網有發現新版韌體。

只要下載最新韌體依指示步驟進行更新即可。

MiVue™ App功能(支援 Android、iPhone 手機),Mio WIFI 獨家優勢:
1. 邊錄邊傳:檔案備份中,行車記錄器仍繼續錄影不中斷。
2. 檔案備份中,智慧型手機仍可接聽電話來電
3. 檔案傳輸因故中斷/暫停,不需重新下載,可續傳。
4. 事件影片僅20秒(事件前 5 秒 + 事件後 15 秒),提高檔案傳輸速度。
5. 手機與行車記錄器 WIFI 連線時,行車記錄器繼續錄影不中斷。

連線後可瀏覽行車記錄器記憶卡內容(一般影片/事件影片/駐車影片/照片)。

並可手動選擇下載到手機的內建記憶容量或外接擴充卡記憶卡中,同時間行車記錄器進行邊錄邊傳以確保安全性,也可手動中斷錄影提升傳輸下載的速度。

Mio 首創業界碰撞自動傳功能,只要手機與行車記錄器 WIFI 連線並開啟 MiVue™ App 後,只要感應到碰撞會立即自動備份影片至手機上。

在手機未連線,發生碰撞或紀錄的事件影片也會在儲存後提示駕駛開啟手機連線,以便上傳備份影片。

傳輸到手機的影片與照片會自動儲存於手機的相片資料夾,可自行分享到社群平台或 MiVue™ 平台。

電腦上讀取影片也相當方便,只要將 MiVue™ 792 接上電腦 USB 埠即可在我的電腦中顯示磁碟,資料夾也按照(一般影片/事件影片/駐車影片/照片)分類,影片資料夾內還分成主鏡頭及後鏡頭的影片保存。

可另選購的 Mio Full HD 1080P/30fps 後鏡頭(A20/A30),連接於主機同時記錄車輛前方與後方的行車影像,前後同步錄影更加有保障。

電腦安裝 MiVue Manager 軟體後,可播放檢視紀錄的影片,並能提供內建 G-sensor 碰撞感應器個軸變化、車速、經緯度座標、Goolge Map 的行車路線資訊。

現在就實際看看 MiVue™ 792 的畫質表現,不過十年老車擋風玻璃細紋刮傷蠻嚴重的,所以夜間影片車燈的反射可能會影響表現,這裡要提前說明一下。
實拍效果畫面會依下列情形不同而有差異:
1. 實際環境的天氣與光源。
2. 擋風玻璃清潔度與儀表板反光情形。
3. 隔熱紙透光率差異。
4. 機器安裝角度高低與比例。
5. 電腦/電視螢幕解析度差異。

日間及經過隧道的表現效果。

近日也碰上梅雨鋒面的來襲,全台都有豪大雨特報。

日間大雨表現效果。

傍晚夜間表現效果。

傍晚夜間表現效果。

大雨傍晚夜間表現效果(快轉到 01:50 還可以看到天空打雷的效果)。

這次的賣點之一,1080p 60fps 能提高動態影像銳利度與清晰度,降低影像殘影。

搭載 SONY 最頂級 STARVIS 星光級感光元件及 F1.8 大光圈的 MiVue™ 792 在配上 1080p 60fps 的夜間影片畫質清晰,而且影片在明暗環境切換瞬間的表現效果也不錯;內建 GPS 除了能紀錄影片當下的位置,還能提供固定式測速照相提示功能,能有效減少收到超速罰單的情況;ADAS 行車安全警示功能,能提醒駕駛注意,增加自身的行車安全。

室內使用行動電源開機錄影 30 分鐘後的溫度變化,實際上下班測試一般錄影、開啟駐車模式及ADAS 行車安全警示功能 13 個小時以上都能正常運作,可見 Mio 真的在機身散熱處理上下許多功夫。

手機 WIFI 即時事件自動備份,在設定及操作上相當方便,若發生碰撞事故能即時上傳備份至手機中,也多了一分保障,較可惜的是當 WIFI 開啟後影片解析度會自動切換成 1080p 30fps,如果一般錄影的影片解析度還是 1080p 60fps,只要事件影片在縮減成 1080p 30fps,這樣在各方面影片的品質都能兼顧會比較好點,另外內建的 WIFI 連線密碼無法自訂,若是被有心人連線抓取影片,好像也不太好。

以上就是參加「Mio 最新 WiFi 行車記錄器 MiVue™ 792 試用活動」心得體驗,相信配備 WIFI 連接、GPS 功能、測速照相提醒與上述多項行車安全輔助功能,而且還能選購自家的後鏡頭及胎壓偵測套件做升級的  MiVue™ 792 是目前一般消費者挑選高階規格行車紀錄器的首選機種之一。

2017-05-16

【體驗試駕】SUZUKI BALENO 熱血台灣四極點燈塔之旅

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及引擎科技的提升,目前車廠早已透過渦輪增壓、缸內直噴等技術的輔助,讓小排氣量的引擎也能擁有出乎意料的動力表現及效減少油耗外,每年繳的稅金也都比別人省喔。這次透過【U-CAR會員獨家活動_我的SUZUKI BALENO小夢想提案 】試駕到小型掀背車的SUZUKI BALENO,除了車室空間表現不錯,1.0L小排氣量三缸增壓引擎心臟,完全顛覆對小排氣量引擎的動力表現。

在這次兩天一夜的夢想計畫,當然來安排一趟熱血台灣東南西北四極點燈塔千里之旅。

試駕當天先到位於新北市中和區中正路911號的新北都鈴木汽車 中和營業所辦理取車試駕手續,見到BALENO第一眼,就被被這濃濃地歐系設計風格的掀背車型所吸引,接下來兩天要跟它好好相處一番。

首先開往台灣最東邊坐落在新北市貢寮區的燈塔【三貂角燈塔】插旗打卡。是台灣本島地理位置最東邊遙望太平洋的燈塔,於民國二十四年落成開始發光,燈器為三等煤油白熱燈,每二十八秒連閃白、紅光二次,有紅色分弧指示龜山之方位。民國三十一年改裝成三等旋轉透鏡電燈,但曾於二次大戰時曾遭炸射損壞,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五年修復發光。塔高:16.5公尺、 燈高:100.6公尺,也是全台最早開放的燈塔,有「台灣的眼睛」之稱。


接著來到台灣最北邊位在新北市石門富貴峽角的燈塔【富貴角燈塔】。民國前16年(西元1896年)建造的富貴角燈塔,原名富基角燈塔的富貴角燈塔,塔身原為八角形鐵造,民國51年改為八角形混凝土塔身,外表為黑白平行相間的條紋,是臺灣島最北的燈塔。富貴角燈塔是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第一座燈塔,係因日本人為了建造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海底電纜以及航路設備。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氣候,秋冬季節常出現濃霧,因此在塔內附設「霧笛」,這是首次在台灣出現的航路標誌。

離開富貴角燈塔已經下午一點,為了趕在日落前到台南,只好路上買的麥當勞先充飢,BALENO還標配定速系統,讓高速公路長途駕駛輕鬆很多。

開了將近五個多小時終於抵達台灣最西邊神秘又荒涼,位於臺南市七股區國聖港的燈塔【國聖港燈塔】,民國46年(西元1957年)興建的國聖港燈塔,為一方錐形鋼架結構,塔身顏色為黑白相間。原國聖港燈塔啟用發光後,因受颱風襲擊及海潮侵蝕,沙洲盡失,整個燈塔陷入汪洋大海之中,民國58年遭受「衛歐拉」颱風摧襲,塔身倒塌,無法使用;民國59年6月移至附近頂頭額汕另建新塔,代替舊塔發光。國聖港燈塔造型真的跟三貂角燈塔與富貴角燈塔的造型差異很大,周邊七股潟湖的夕陽景緻別有一番風味。

晚上抵達東港加油燈已亮起,一天從北到南共開了653.8公里,4.2吋的整合式多功能行車資訊顯示每公升可以跑21.8公里。

實際油槍跳停加了33.64公升,實際換算下來每公升可跑19.4公里,跟官方公布平均油耗18.2公里差不多,這顆1.0L BOOSTERJET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真的蠻省油。

經過一夜的休息,先來看看BALENO的內外觀吧。

採獨特「流水」主題的圓潤的車頭造型外觀設計,加上大面積黑色水箱護罩與V型鍍鉻飾條延伸至兩側頭燈內的飾條,讓BALENO看起來醒目,車頭燈標配為HID氙氣頭燈(附水平調整功能)及LED日行燈條。

高腰線的車側線條相當動感,搭配3,995x1,745x1,470mm的靈巧車身尺寸,加上迴轉半徑僅有4.9公尺,市區駕駛起來相當靈活輕鬆。

兩側後視鏡附LED轉向燈含電動調整功能,但沒有電動收折功能,另外標配便利的KeyLess免鑰匙車門感應系統,輪圈胎配備16吋多幅造型鋁圈與普利司通ECOPIA EP150 185/55R16節能環保輪胎。

BALENO掀背的車尾造型、雙層式擾流尾翼及中央大面積鍍鉻材質裝飾,再搭配呼應頭燈的圓潤醒目尾燈組,視覺質感相當棒。

行李箱尾門採用電磁閥開啟,深陷的行李箱空間設計就有355公升的容積,而在後座椅背傾倒之後,還能將載物容積提升到756公升,相信一般小家庭都夠用。

這顆全新開發的新世代動力1.0L BOOSTERJET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,結合「缸內直噴」與「渦輪增壓」系統,可在引擎轉速5,500轉時輸出111匹最大馬力,16.3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可自1,500轉全數發揮並一路延伸至4,000轉。

搭配六速手自排變速箱及輕量化的車體重量,不僅加速表現媲美甚至超越1.5升自然進氣車款,而且油耗表現也相當不錯,以一部掀背小車來說,可說是又會跑又省油。

接下來來看看車內空間,全車座椅採用止滑且透氣的織布材質,雙前座採用手動調整設計,乘坐支撐表現不錯,長途駕駛也不會不舒適。

中控台內裝線條以車頭外觀「流水」主題為基礎造型設計,由中間延伸至兩側並搭配類金屬飾板點綴,整體視覺感簡約樸實。

質感握感跟造型相當不錯的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,兩側有音響控制、定速、藍芽通訊的按鍵。

還配有換檔撥片提升駕駛樂趣,夜間按鍵還會發光。

辨識度相當高的自發光雙環儀表板,中央還有4.2吋彩色LCD多功能資訊顯示幕,可提供油耗、旅程時間、可行駛距離、油門反應、G值變化以及馬力/扭力數值等資訊。

標配音響系統較為簡易,支援CD、MP3及藍牙播放的功能,下方為單區恆溫空調系統,按鍵跟顯示配置簡單就手。

方向盤左側有ESP電子穩定系統開關、車頭燈水平調整旋鈕。空調下方有置物空間跟一組12V電源插座及Aux-in、USB連接埠。

標配便利的免鑰匙開啟/引擎觸控啟動系統。

換看看後座表現。

擁有2,520mm的軸距,後座不管膝部、頭部空間表現都相當寬敞,讓人忘了這一部只有四米長的小掀背車。

可惜的是後座無冷氣出風口,不過也提供一組12V電源插座,兩組 ISO-FIX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扣。

第二天插旗台灣最南端,接著就要回程台北了。

飽餐一頓後,出發前往台灣最南的墾丁,南台灣的陽光真給力,還好BALENO空調也很夠力。

接近中午抵達台灣最南邊的燈塔【鵝鑾鼻燈塔】。 民國前31年(西元1881年)興建的鵝鑾鼻燈塔,位於屏東縣鵝鑾鼻岬角,塔身為白色鐵造圓塔,是台灣島最南的燈塔。燈樓面向西南方,背山臨海,並構築成砲壘形式,圍牆有射擊的槍眼,四周並築壕溝,是清廷防範原住民滋擾的防禦工事,也使得鵝鑾鼻燈塔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。民國51年改建時,換上全台光力最強的旋轉透鏡電燈,使得鵝鑾鼻燈塔不僅是全台光程最遠的燈塔,還享有「東亞之光」的美譽。目前成為墾丁國家公園觀光勝地之一環,其地左瀕太平洋,面對巴士海峽,與菲律賓之呂宋島遙遙相對,波濤帆影,天水一色,自然景色,令人心曠神怡,早經列為台灣八景之一。於民國81年起開放給民眾參觀。


遙望天海一色的巴士海峽,真讓人放鬆的不想回台北。

插旗打卡最南端的鵝鑾鼻燈塔後,結束東南西北四極點燈塔之旅,一路從墾丁開回台北還車,兩天熱血一共開了1219.5公里,不過若是再多一天的時間的話,會打算從東部回台北順便完成環島紀錄。

與BALENO共處兩天下來,覺得BALENO真是不錯的一輛都會掀背小車,不僅1.0升三缸渦輪增壓引擎動力表現及油耗出乎意料。操控表現上前麥花臣、後扭力樑懸吊軟硬Q度適中,搭配表現不錯的底盤,操控過彎側傾表現還可以,另外車重只有980公斤,但高速行駛穩定性不錯。全車標配六顆安全氣囊、ABS/EBD/BAS整合式煞車系統、ESP電子穩定系統、HHC斜坡起步輔助系統、TPMS胎壓偵測系統等完備的主被動安全防護,加上車室空間寬敞優異,以售價69.8萬來說算是不錯的選擇,而且一年的稅金相當省。


取車時還看到展間有加值促銷方案可選擇,有興趣的朋友也可到展間詢問看看。

以上就是【U-CAR會員獨家活動_我的SUZUKI BALENO小夢想提案 】試駕心得分享。